民族大业的坚强领导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为的是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全会确定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时指出了在统一战线中有团结又有斗争,“一切经过统一路线”的提法对于中国情况是不合适的,批判了在统一战线问题上迁就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在结论中所说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就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全会同时又确定了全党从事组织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决定党的主要工作方面是战区和敌后,批判了那种把战胜日寇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以及把人民的命运寄托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合法运动等错误思想。
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在和友党友军发生关系的时候,应该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坚持统一战线的纲领,成为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应该言必信,行必果,不傲慢,诚心诚意地和友党友军商量问题,协同工作,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
在八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日、伪军一百七十一万四千余人,其中日军五十二万七千余人,缴获各种枪支六十九万四千余支,各种炮一千八百余门。人民军队在战争中作出极大牺牲,指战员伤亡六十余万人。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向例,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因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在精神上受到极大鼓舞,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单威 黄辉)
抗日救国的先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件关系中国命运、震动全国的大事突然发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喊出了亿万中国人心中的满腔悲愤。
中国共产党从九一八事变起就坚决主张对日抗战。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并在东北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开展抗日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
1934年7月,红七军团奉命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皖赣边区活动。他们同方志敏部红十军会合后,成立红十军团,继续分两路北上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方志敏大义凛然,为国捐躯。
结束万里长征的红军到达陕北后,刚刚站稳脚跟,便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下,从陕北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准备同日军直接作战。此举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单威 黄辉)
指引战争胜利的伟大思想
抗战初期,“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抗日战争的过程究竟将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为了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下了《论持久战》这篇光辉的文献。
《论持久战》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持久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论持久战》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
《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不仅指明了必须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前景,并且提出了一整套动员人民群众,在持久战争中不断削弱敌方的优势、生长自己的力量、以夺取最后胜利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当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还不甚明了的时候,《论持久战》在人们面前如此清晰而有说服力地描绘出战争发展全过程的完整蓝图,回答了人们头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一篇论文具有如此强大的说服力量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以后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战略预见是完全正确的。(单威 黄辉)
团结起全民族的力量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唤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的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指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1936年,在我党主张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此后,逐步形成了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局面。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争取民族解放的大旗,坚持团结全国最大多数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国民党数次反共高潮中,我们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民族大义,顾全抗战大局,团结和带领人民共同抗日,最终迎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威 黄辉)
克敌制胜的战略决策
1938年冬,中共中央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将原在山西山区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分别向河北和山东的平原地区挺进。这年11月下旬,第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第一二0师主力进入冀中,第一一五师师部率第三四三旅进入冀鲁豫边区和山东,在这些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这个重要的战略性行动,大大加强了平原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新四军各部也利用山区和河湖港汊等复杂地形开展游击战。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出现了新局面。
坚持在白山黑水之间长期从事抗日武装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更加活跃,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战争,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单威 黄辉)
浴血奋战的先锋勇士
“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左权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这是朱德总司令为悼念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壮烈殉国而写的一首诗。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全国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1942年5月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冰天雪地与敌周旋的杨靖宇
1934年4月,杨靖宇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并出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他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及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如今,“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都已逝世。
机智过人的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是一位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九一八”事变后,她被党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她能文能武,机智过人,为了启发工人、妇女觉悟,她不时创作一些文艺作品在地下刊物上发表。1935年秋,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治委员。11月间,第2团被日伪军围困于一座山间。她协助团长指挥作战,与敌激战竟日,连续打退敌军6次进攻。团长让赵一曼带领部队突围。赵一曼果断地说:“你是团长,有责任将部队带出去,我来掩护!”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后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被日军发现,战斗中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临刑前,她高唱《红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年31岁。(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