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啊———
当癌症向她亮起红灯时,她却奏出了生命中的最强音,与病魔顽强抗争的7年成为她生命中最精彩的乐章。“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心系百姓的好法官”等40多项荣誉,记录下了她的坚韧和汗水。
这是怎样的一个法官啊———
身处最基层法庭,从不抱怨环境的艰苦,而是怀着对百姓的满腔深情,15年来创造出了主审1050件案件无一重审改判、超审限和上访缠诉,90%的案件都是以调解方式结案的骄人业绩。
“我是一名人民法官,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朴素的语言一如她朴实的性格。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崇高情怀。
她,就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法庭法官金桂兰。
“要尽心尽力办理每一起案件,诚心诚意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自己的行动自觉维护党员的声誉、法律的权威和法官的形象。”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2005年10月17日,在金桂兰先进事迹座谈会上,说到动情处的金桂兰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她最喜欢的歌曲———《从头再来》。伴随着昂扬的曲调和全场整齐的掌声,她的爱人李永春踏着节拍跳起了优美的朝鲜族舞蹈。
歌声中,金桂兰是那样的坚强而自信,完全不像一个曾经做过7次手术的癌症患者。掌声中,晶莹的泪花不时在金桂兰的眼中闪烁。
透过泪花,点点滴滴的往事又一一浮现在金桂兰的眼前。
金桂兰于1957年出生在镜泊湖边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清纯的镜泊湖水,丰腴的黑土地,造就了她善良、淳朴、坚韧的性格。1976年,年仅18岁的金桂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她在心中郑重立下誓言: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0年,金桂兰被选调到东京城法庭工作。“桂兰,当一名好法官首先要做到公正清廉,要时刻牢记我们是人民法官……”直到今天,金桂兰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法庭工作时,曾经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宁安市法院老院长金滢晚对她讲过的这些话。因为都是朝鲜族人,老院长的话让金桂兰备感亲切,同时又感到了压力。自此,她把老院长作为自己法官生涯中学习和超越的第一座高峰。
刚到法庭时,金桂兰负责接待立案工作,有一件事让她至今难忘。
“我家有事,你们管不管?”一天,镜泊乡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一推开金桂兰办公室的门,便大声吼道。金桂兰见老大爷火气很大,便连忙让座,并端给他一杯开水,心平气和地说:“大爷,您别急,有事坐下来慢慢说。”
原来,老人是在种地问题上和儿子、儿媳产生了分歧。老人想种玉米,儿媳非要种黄豆,两人争执起来,老人一怒之下来到法庭状告儿媳不孝。本来,这样的家庭纠纷是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可老大爷非要讨个“说法”,“不然我就要到县上去告状”。
老人虽然固执,但金桂兰并没有因为嫌麻烦而不管。她把老人的儿子儿媳找来,当面进行了说服教育,让他们给老人道了歉。随后,又对老人说:“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想种经济作物的想法也有道理,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嘛!”经过一番劝导,老人的火气也渐渐消了。临走时,老人拉着金桂兰的手说:“闺女,共产党就是讲公理,你说话真中听,以后大爷有事,还来找你!”
这件事对金桂兰的触动很大。“这次调解的虽然只是一起普通的家庭纠纷,但设身处地替当事人着想,解决当事人自己解不开的问题,当事人就会感受到真诚、温暖和关心,就会增添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金桂兰暗下决心:“要尽心尽力办理每一起案件,诚心诚意对待每一位当事人,用自己的行动自觉维护党员的声誉、法律的权威和法官的形象。”
1996年深秋的一天早晨,年逾古稀的朝鲜族大娘李会善穿着单薄的衣裳,颤巍巍地来到法庭状告儿子。老人早年守寡,好不容易将丈夫前妻留下的两个儿子拉扯成人,但没想到两个儿子都不尽赡养义务,老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小病挺着大病硬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来到法庭讨个公道。
来到法庭时,大娘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听着她的倾诉,金桂兰心里很不是滋味,赶忙跑到街上,买来包子和粥端到老人面前,说:“放心吧大娘,有法庭做主,您不会没人管的!”大娘愣住了,颤抖的手拿起包子还没吃,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随后,金桂兰搀着大娘来到车站,自己掏钱把她送上回家的汽车。
第二天一大早,金桂兰就和同事赶到大娘居住的村子现场办案。起初,两个儿子躲着不露面,好不容易把他们叫来后,又异口同声推说生活困难,说老人自己不愿意跟他们过日子。金桂兰看出他们的心思,认真讲解法律、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了对继母同样有赡养义务,并当场认了错。
赡养协议达成后,考虑到老人的两个儿子生活确实比较困难,金桂兰主动找到民政部门,帮助老人申请了一些救济。
第二年春节前的一天,李大娘忽然一身雪花出现在法庭。金桂兰以为又有了纠纷,赶紧扶她坐下。没想到,李大娘一坐下就从包里拿出一条崭新的棉裤,说:“闺女,这条棉裤是我做的,你常往乡下跑,穿上它挡挡风寒吧。”
望着老人慈祥的目光、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腰身,手捧大娘一针一线缝制的棉裤,金桂兰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泪水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我只是尽了一份职责,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大娘却把我当成了亲人。面对这样的父老乡亲,我怎能不以公正的审判倾心回报呢?”
“我是农民的女儿,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为这里的百姓多做点事情。”
2005年10月18日上午9时,东京城法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身着制服的金桂兰庄严地宣布庭审开始。
“1998年我是借你3000块钱,可是两年后我已经还你3800块,现在你还跟我要5600块,我没有钱,也还不起!”法庭上,家住渤海镇阿堡村的被告林世兴气愤地对同村的原告武秀茹说。
“当初就是看你急需钱用才借给你,说好的利息3厘,你还签了字据,怎么到现在都不还,就这还是亲戚呢!” 武秀茹也不甘示弱。
法庭上双方越说越激动,金桂兰一边委婉地提醒双方注意维持法庭秩序,一边宣布法庭调解开始。当她听到双方是亲戚时,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原告和被告,通过庭审,你们对借钱一事都没有异议,大家都是亲戚,又都住在同一个村里,能不能都让一步,达成你们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呢?”金桂兰耐心细致地反复调解。
最后,双方达成庭外调解协议:原告同意降低利息,被告同意当庭归还2610元钱。在金桂兰的主持下,原告和被告把手又握在了一起。“官司没了,今后大家还是好亲戚。”金桂兰笑着对他们说。
“如果今天这个案子调解不下来,我不会当庭宣判的,我会私下里继续做他们的工作,乡里乡亲的,我不希望他们因为几千元的官司结下仇怨。”庭审结束后,面对记者,金桂兰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当事人握手言和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位自始至终面带微笑、态度和善的法官是忍着怎样的病痛给他们调解的。
1998年,命运向金桂兰发出严峻的挑战。
那年夏天,一直患有胃炎、胆结石、风湿病的金桂兰被查出得了乳腺癌。了解到金桂兰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大夫就把病情告诉了她,希望能得到她的配合治疗。
“癌症?怎么可能呢?”面对残酷的现实,极度悲痛的金桂兰趁人不备,偷偷跑到医院的卫生间里失声痛哭:“我才40岁,孩子还那么小,家里需要我照顾,我热爱的审判事业也才刚刚开始,今后该怎么办啊!”
“既然老天有意要考验我,那就要打起精神,勇敢面对,活出生命的坚强。”痛哭之后的金桂兰擦干眼泪,渐渐平静下来。
治疗乳腺癌,前后历经三次手术。三次手术,就是三次生与死的考验。手术后,医生建议金桂兰在家中休养3年,可是不久,金桂兰的身影又出现在东京城法庭上。但很少有人知道,做完乳腺癌切除手术后,金桂兰的右臂直到现在还比左臂粗一圈,每次开庭时,她都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右臂敲响那只神圣的法槌。
金桂兰家住牡丹江市,离东京城镇80公里,每次去上班都要汽车火车倒上三次。和同事们一样,金桂兰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法庭上,遇到忙的时候,十天半月回不了家也很正常。考虑到金桂兰身体不好,跑来跑去太辛苦,组织上曾多次想把她调到牡丹江市区法院或者宁安市法院工作。
对于组织上的照顾,金桂兰不是没有犹豫过。“工作确实很累,有时我也想换个轻松一点的工作或者早点退休,回家休养。可是每当我看到当事人期待的目光,看到当事人打完官司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感到巨大的满足。”
带着对家乡的挚爱,金桂兰一次又一次拒绝了组织上的调动安排。“我是农民的女儿,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来法庭打官司的人都是我的父老乡亲,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为这里的百姓多做点事情。”
“如果不能真心地为百姓服务,不能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能耐心地做说服调解工作,就不配当一名法官。”
在人们的印象中,法官都是威严而不苟言笑的。但在东京城法庭,法理和情理被金桂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法庭身处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一日起诉讼,世代结冤仇’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案件,我都尽可能地去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消除积怨,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深深扎根基层、与老百姓有鱼水深情的金桂兰动情地说。
“金法官在调解过程中那般执着的劲头真让我感动。”说起金桂兰,家住东京城镇的华志伟不时竖起大拇指。
去年5月,华志伟到镇上找租住闫大奎房子的陈永寿干活,因为天黑,一进院子就掉进了闫大奎修自来水井挖的大坑里,三方在由谁承担治伤的2000元医药费问题上产生了纠纷。陈永寿说坑是房东挖的,而闫大奎说华志伟自己没敲门,不小心掉下去的,三方争执不下,最后闹到了法庭。
开庭那天,原、被告互不相让,话越说越难听,最后发展到对骂。面对激烈混乱的场面,金桂兰没有立刻当庭判决,她希望的还是调解结案。
为了避开冲突,金桂兰暂时休庭,让原、被告先回去,然后拖着刚刚做完化疗的身体,上门查看现场,宣传法律,劝说开导。但是原、被告都非常固执,怎么做工作都不行。有人说:“2000元钱的案子,值得你下那么大工夫吗,判了得了!”但金桂兰想,判决一下,这几家的积怨也就无法再化解,很可能就此结仇,以后还不知道生出什么事呢。不行,还得试试!
那个周末,金桂兰没有回牡丹江,而是又去了被告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八次调解,三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两名被告自动履行了赔偿义务。
“基层法庭审理的大多是家长里短的案件。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如果不能真心地为百姓服务,不能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能耐心地做说服调解工作,就不配当一名法官。”金桂兰常常在心中告诫自己。
长期的法庭工作,使金桂兰认识到,调解是消除双方积怨、化解矛盾纠纷的一种有效办案方式,虽然有时调解一起案件要比判决多费时费力,但是对当事人来说,调解是既省时又省力,因为调解不但可以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而且通过这种矛盾的真正化解,能够有效控制当事人缠诉现象,减轻群众诉累。因此,无论大案小案,金桂兰都一样用心去办,用公心、诚心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标的二三百元的案件,她曾经数次往返四五十里路送达、开庭;为了一个普通的赔偿案件,她曾经九次下乡,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为了向案件当事人及时送达、取证,她常常踏着没膝的积雪,天不亮就起床去找当事人,半夜三更还要走村串户……15年来,她拖着病痛的身躯跑遍了辖区的155个村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但每当看到当事人摆脱诉讼后的笑脸和乡亲们信任的目光,金桂兰都感到事业的充实、人生的意义:“虽然法庭工作很艰苦,但是能够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能够让老百姓顺心顺气,再苦再累我也心甘。”
“法官只能服从法律,即使交往再深,人情再大,也不能亵渎法律的尊严。要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金桂兰的家乡就在法庭辖区之内,乡情、亲情、友情使她深深热爱和眷恋着这块土地,但也使她的职业生涯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考验。
来法庭工作前,金桂兰曾当过东京城镇纪检委员。“虽然我在镇纪检委员的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这一段经历让我对腐败现象更加深恶痛绝,促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更自觉地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金桂兰回忆说。
15年来,一路风雨,一路艰难,但金桂兰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誓言,那就是:要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老百姓满意的好法官。
2003年3月的一天,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李翠玲到办公室找金桂兰:“桂兰,你审理的那起人身损害赔偿案的被告是我家的亲戚,对方也有责任,你能不能判他少赔点钱,就算我求你了,行吗?”
面对朋友的恳求,金桂兰耐心解释:“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上学时,你妈也没少关照我,这些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可我是法官,就得按法律办事。如果今天偏向你,明天有人求情再偏向他,还有谁信服法律呢?”
朋友是个明白人,也了解金桂兰的性格,不再强求,但临走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这人呀,太死性!”
朋友说得不错,在法庭这么多年,金桂兰始终坚持生人、熟人一样对待,本地人、外地人一样对待。哪怕是自己的亲戚也决不偏袒照顾。为这个,亲戚也有怨言:“桂兰的光,俺们是一点儿也沾不上啊!”
每次想起这些,金桂兰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特别是哥哥姐姐,对她这个老妹子没少照顾,这么多年,他们也因为纠纷找过她,但她从来没给他们帮过忙。
在金桂兰的眼里,法官只能服从法律,即使交往再深,人情再大,也不能亵渎法律的尊严。她说:“我是人民法官,听到老百姓痛骂腐败,心里非常难受,我要从自己做起,自觉抵制腐败。而要做到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就必须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当法官15年,金桂兰多次碰到送钱送礼的,有的人还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但15年来她从未喝过当事人一杯酒,拿过当事人一分钱,收过当事人一份礼。
“在党旗和天平面前,我做到了坦然无愧。”金桂兰自豪地说。
一次,金桂兰审理了一起外地客商李某诉本地一家木器厂的货款纠纷案件,李某怕法院倾向本地企业要不回货款,便给金桂兰送去3000元,并许诺以后另有重谢。虽然这个案子李某百分之百能够胜诉,但是金桂兰并没有因此收他的钱,而是向他说明依法办案是法官的职责,法院不会搞地方保护主义,更不会因此谋取个人私利。
经过公正裁决,法院为李某追回了全部货款。领取执行款时,李某拿出一沓钱恳切地对金桂兰说:“金法官,上次我给你钱是怕货款要不回来,这回货款全回来了,这点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公正执法是我的职责。你把钱收起来吧,拿了你的钱,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就这样,金桂兰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当事人表示的“好处”。
难道金桂兰就不需要钱吗?其实,从不为金钱所动的金桂兰,家里并不富裕。
由于长期治病,金桂兰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她家里除去简单的床铺,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一台21英寸的国产老式彩电,是最值钱的东西。她最好的衣服是一套120元的牛仔服,唯一的拎包是她几年前花20元钱买的,已经破了,却还在用着。尽管生活清贫,但她始终恪守法官职业道德,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过任何私利。
考虑到金桂兰家中的实际困难,金桂兰做完乳腺癌切除手术以后,宁安市人民法院给她补贴了5000元钱。
“法院的经费非常紧张,我生病以后组织上已经给了很多照顾,咱不能再要组织的钱。”金桂兰夫妻俩一合计,把5000元钱硬是退给了单位。
金桂兰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当地群众,她的病情也牵挂着父老乡亲的心。
听说金桂兰病了,一个养蜂户给她送来了蜂蜜、蜂王浆;
一位老大娘听说癌症病人吃蘑菇好,就上山采来送给她;
远在千里之外的伊春市的一位老中医,从电视上看到她的事迹,写信来要免费为她治疗;
一位乡亲买来两瓶桃罐头和苹果罐头送给桂兰,说吃了桃罐头就会从疾病中逃出来,吃了苹果罐头就会平平安安……
就像那满山遍野盛开的金达莱花,金桂兰与百姓心连心的故事没有人能说得完。这些事情虽然很普通、很平凡,然而就像那绵延流淌的牡丹江水是由一条条小溪汇成的一样,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铸就了金桂兰———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人民公仆!(刘熙颖)
时刻把群众利益挂在心头
本报评论员
金桂兰,这名身处最基层法庭的普普通通的法官,忍受着自身的病痛和环境的艰苦,真心诚意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尽心尽力办好每一起案件,以自己的默默奉献和朴实言行,向人们展示了一名基层法官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高尚情操,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品格。
金桂兰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她做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喊出了多么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而是在于她真正做到了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从而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树起了一个人民法官应有的威望,树起了一个人民公仆应有的形象。而这,也正是金桂兰的感人之处。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要像金桂兰那样,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尽心竭力地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做到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却做不到?这其实反映出了对待人民群众的不同感情。“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回报人民的养育之恩,为这里的百姓多做点事情。”“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金桂兰对人民群众深厚而真挚的感情。正因为如此,她才能做到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老百姓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创造出主审1050件案件无一重审改判、超审限和上访缠诉,案件调解率达到90%的业绩。
许许多多的优秀党员干部,尽管所处的地方不同,所在的岗位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他们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真正的人民公仆。但也有极个别人,漠视人民群众,甚至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抛到脑后,完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那他就失去了做党员、当领导的资格,最终会被老百姓所唾弃。
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就必须像金桂兰那样,做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坚持始终如一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最初也是有感情的,为群众办起事情来也是有热情的,但时间一长,对群众的感情就淡薄了,为群众办事的热情也减少了。这是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信念并没有真正地根植于心。因此,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绝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坚定信念和实实在在的行动。
“看到当事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感到巨大的满足。”“能让老百姓顺心顺气,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我舍不得离开法庭,舍不得离开这块地方……我就觉得应该为这方百姓多做点事情。”凭着这样的信念,金桂兰为了一个2000元的案子,没有简单地判决,而是经过八次调解,终于达成协议;拖着病痛的身躯,早出晚归,跑遍了辖区的155个村屯;当得知丈夫也患了癌症后,仍坚持忘我地工作;一次又一次拒绝了组织上的调动安排,坚持留在基层法庭……金桂兰以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毅和顽强,在当地老百姓中树立起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要以金桂兰为榜样,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去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